星期三, 12月 15, 2010

奧巴馬鼓勵高比


北京時間12月14日凌晨,洛杉磯湖人在華盛頓受到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接見,不過他們的第一站並不是白宮,而是來到了華盛頓市內的一家男生女生俱樂部。在那裡,總統和湖人眾將一道,幫助孩子為海外的士兵寫信和準備禮物。

星期一, 12月 06, 2010

摸魚

有些事情必須要做,理智告訴你,一定得先把這個完成後面的才會順遂,辦妥了正事方有資格懶散。經驗也告訴你,只消下定決心堅持啟動,便可一口氣衝刺……但,不知如何,某些時候我們意志力自控力了不起,某些時候,卻摸魚得可恥!「摸魚」,即是帶着逃避和抗拒,把必須要做的事用盡方法擱一邊,反而忙於看似有益實際無聊的雜事,拖延責任,東摸西摸東抓西抓,老是沒魚到手,半天又過去。

訪問過一些朋友,「摸魚」方式人人不同。有喜歡以閱讀或翻閱照片來打發壓迫感。把注意力集中在書本上,同寄託於打掃抹塵洗衣相比,似乎較有文化。吃零食喝酒烹飪都是自己得益。煲電話粥則太自私了,個人拖拉還佔用他人寶貴時間去聊天?性愛還可雙雙快樂,耽誤了功課起碼享受到。洗澡、看電視、倒頭大睡是孤單的逃躲。用另一些小眉小眼的忙碌蓋過應解決的忙碌,團團轉得來還是要面對的。從不摸魚的聖人自律甚嚴,他們連賴牀或打瞌睡都有罪惡感─但若每一件事都迫着在預期中完成了,做人還有什麼樂趣?
李碧華

星期三, 11月 17, 2010

奧巴馬抹茶冰淇淋


(東京十四日電)據日本新聞網報導,正在日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APEC)的美國總統奧巴馬,14日下午前往日本的文化古城——鎌倉,觀賞那裏的大佛。奧巴馬在幼小的時候,曾經隨母親第一次來日本,游覽了鎌倉,對於大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報導,去年11月,奧巴馬訪問日本時,在一次講演中提到,自己小時候曾經和母親一起游覽過鎌倉,還在大佛面前吃過抹茶冰淇淋。奧巴馬的這一句話,使得鎌倉大佛前的幾家冰淇淋店生意一下子火爆,「奧巴馬抹茶冰淇淋」的售價漲到298日元(約3美元)。
  奧巴馬14日日下午忙裡偷閒,將驅車前往鎌倉再嘗抹茶冰淇淋的味道。

星期三, 9月 15, 2010

女人不必再扮嘢

獲十六次奧斯卡提名,並分別獲得一次最佳女主角和一次最佳女配角獎的梅麗史翠普,今年六十一歲了,她在給女校的一次演講中說,她高中時的扮嘢,不只是外在的改變,她還從個性上下功夫。原本她的個性有點跋扈、固執,為扮嘢,她刻意柔軟、親和、甜美甚至裝害羞,這招對男生非常有效。二十八年前,她把高中假裝溫柔女孩的扮嘢記憶找出來,去演《獵鹿者》中的琳達,這部電影奪得 197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今天,許多和梅麗年紀差不多的男人,包括前總統克林頓,都對梅麗說過,《獵鹿者》中的琳達,是她所演角色中,他們最喜歡的一個。梅麗非常了解背後原因,那時代的男人,都喜歡楚楚可憐的女子。不過,時代變了。這幾十年女性地位大大提高。梅麗說,她後來發現,她不必再假裝,她可以當笨蛋、發脾氣、逗趣或精明,她的好友一點都不介意,於是她變得真實起來。今天,梅麗說,大部分的男人都說,他們喜歡梅麗演的《穿 Prada的惡魔》中那難搞的米蘭達。他們認同米蘭達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包括她為自己和員工立下的高標準、領導人的吃力不討好,「沒人了解我」,以及孤立感。男人同情她,甚至喜歡上她。梅麗認為,這是男人調整了他們根深蒂固的偏見,這種改變,對他們父親一代來說不大可能。改變的關鍵,是女性獲高學位比男性更多,是男女職場共處而女性常據更高職位,於是男人有了同理心。所以,梅麗說,今天女人不必再扮嘢。她說今天她手裏拿着獎,滔滔不絕發表感言時,其實她都在表演。但無論她拿下多少獎項,得獎這回事,對她個人的幸福、人生的目的感,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對她來說,人生意義來自於真切的感情,來自於關注她所珍愛的人,以及那些需要她幫助的人。所以今天女人更真。
李怡

女人比男人更會扮嘢

欣賞的女星梅麗史翠普在一個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她說,女人比男人更擅長表演,因為她們必須如此,這是一種生存的技巧,是千百年來女人賴以求生的方式。她說,假裝或表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人類調適能力的一部分:我們會改變自己,以便適應時代,或者讓自己更有利。假裝或表演,我們叫「扮嘢」,通常我們不會認為是什麼好東西,不認為是應有行為。不過即使最透明的人生,有誰沒有扮過嘢呢?扮嘢,有時不能否認真如梅麗所說,是一種生存的技巧。不過以前許多人認為,比之女人,男人更愛扮嘢。我過去也以為,女人比較真,男人比較假。也有人認為,女人是自然的動物,男人是社會的動物。自然動物當然一切反應都是真的。動物怎會作假呢?但進入人類社會就沒有辦法不有時要作作假了。參與社會活動,與人相處,就不能不妥協。在職場上,尤其不得不有時要遷就別人、委屈自己。男人不能沒有事業,因此不能不是社會動物,也就不能不常常要戴一副假面具,也就是要扮嘢。不過,根據梅麗的說法,其實女人比男人更會扮嘢,更會扮,所以扮得真,扮得像,扮得讓人信服。男人老是想要扮,但不會扮,扮不像,容易讓人看出破綻。因此我們才覺得多數男人比較假,女人比較真。梅麗說,她從小就喜歡扮嘢。高中時,她迷上一種表演,就是學習讓自己吸引人。她深入研究一個校園美女,模仿她的髮型、唇膏、服裝,而且一天只吃一個蘋果。這一切都為了吸引男生。到了高三,她說服自己真的變成這個人了。她會在男生說蠢話時咯咯地笑,在必要時表現出順從。那些男生都因此更喜歡她,而她也樂得繼續假裝。不過後來,她交了一群好友,腦袋終於醒過來。
李怡

星期五, 9月 03, 2010

開心開學日




彭羚(右)帶長女林泳(左)昨日齊齊到拔萃女小學接幼女林清放學,三母女手牽手笑咪咪,十分溫馨。

星期一, 8月 30, 2010

志玲姐好!

林志玲未必是我對模特兒外表要求那杯茶,身高離最低標準 1米 75即 5呎 9吋仍有一段距離,面孔超甜失卻個性。不過十個麻甩佬九個揀甜,個性?隨時黑面,你要!
成功非僥倖,尤其去到 Chi-ling水平的大紅大紫。如何排眾而出?抵受走紅前不斷 casting未被選上的難受,是演藝事業從業員最經不起考驗的過程,不少人因而中途退出,不斷落選的失望最是難受;這份落選並非選美或比賽而是工作,更是皮相外表直接影響的工作,太容易叫人失落。以勤補拙,在台灣芸芸高頭大馬美女如林嘉綺身邊出勝,林志玲勢必下了死誓出盡苦功。
終於,在剛剛完結的台北時裝週領教到「台灣第一美人」的能量,她擁有不凡 EQ
後台忙亂間,一名素淨白衣女子安靜飄然入內,沒人發號施令,幾乎同一時間二十多名男孩女孩不乏台灣當時得令紅角兒,一起喊:「志玲姐好!」
林志玲走這趟為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時尚香港」撐場,開場前先到後台為同行師弟妹打氣。氣定神閒不巴閉不搶鏡,微微一笑,她也輕輕回應:「大家好……」
她的經理人是洪偉明,是次演出出品負責為伊琳,份屬打生打死「友台」,卻沒小家子氣避席,家教自修均上乘。
超走紅大中華區最近更遠征日本夥拍木村。像不少走紅人物,大多忘本,忘記從那裏走出去;不少模特兒大不了在國外走過那一兩場 show卻猶似從一而終的國際,忘記來自本地及曾經接受的機會與提攜。
林志玲從台北走出去,相信她也以台北為榮,沒厭棄未算強大的本土時裝週。在香港,在內地,在國外,從未見過一名前輩走到後台,後輩一起問好的場面;例如琦琦姐, Janet姐,嘉容姐……這台灣真有意思。
(鄧達智)

星期二, 8月 24, 2010

從一位世博義工辭職說起

崔少明 都市博客:


最近在網上看到世博一個遠道而來的義工這樣解釋急急辭職的原因:「一大早像地震似的,數以千計的人嚎叫着擁進場。跑在前頭的全是小夥子,老弱被撞到一邊。我的國家也辦過世博,早上開門也有幾千人輪候。但開門時,眾人如常地往前走,男人不會擠到女人前面,年輕人更不會跑到老人前面。有人坐輪椅的話,其他人都會隨着他的速度走。這些小夥子哪天成為父親,社會秩序可不糟透了?展館如果扶手損壞,我只要說『這裏危險,請不要碰!』觀眾通常會把話傳下去,德國人傳給美國人,美國人傳給……但換了東道主,信息就會中斷。要是來了三個同行的高中生,更非得把話說三遍。我的國家雖然沒有高鐵,我也知足了。

我愛這個國家的文化才來做義工,想交個男友,沒想到第一天就幻滅……」

看到這裏,相信沒有讀者不痛恨《醜陋的中國人》。不過,場景並非2010年的上海,而是1970年的大阪。這位感情受創的哈日少女來自阿根廷。信是事發15年後的1985年寫的,載於《醜陋的日本人》第二版。日本學者高橋敷的這本著作與大阪世博同年初版,比兩個美國人Lederer和Burdick罵同胞的《The Ugly American》晚12年,比柏楊罵同胞早15年。有趣的是,我們今天鄙視的內地陋習,原來並非大造高鐵、豪辦奧運世博、上周晉陞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人所獨有。今天守法整潔的日人當年在世博橫衝直撞時,也先後在1964年主辦奧運和啟用全球第一條高鐵「新幹線」、1968年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想當年,日人也袋滿日圓,擁到西方狂掃名牌(還有買春)。人人見之都哈腰,但也有人一臉的不屑。

這兩段相隔40年的日、中暴發史,如同翻拍的電影。不同的是,我們1978年衰到貼地時,不是在戰爭中被他人打倒,而是用文革打倒自己。此外,日人因為教育和科技底子好,加上有美國人扶持來圍堵中國,由二戰投降時的廢墟到主辦世博,頭尾25年,比我們由百廢待興到舉辦世博,少花了7年。這或可說明,中國人今天的醜陋,首先是長期赤貧後,暴富初期「正常」的氣焰。只不過共產黨摧毀了傳統道德加上自身腐敗,以致發財享受成為全民「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加上人口10倍於日人,對世界的衝擊更大。但日人在十幾年內就改掉了陋習,今天人們甚至不記得他們也一度有此醜行。中國人由於上述的理由,恐怕做不到。限於篇幅,最後引用京都大學教授會田雄次為《醜陋的日本人》再版撰寫的序言:「日本是『善』與『惡』都突出的國家。而且,日本人不覺察自己的這種『特殊』性,反而沉湎在『人類是統一整體』的幻想,堅信自己能在世上通行無阻。今天的日本作為產值第三的國家,盲目樂觀也就成了致命的弱點。」這段話搬到40年後,完全適用於中國。若此,中國又能否避免日本在1980年代末資產泡沫爆破後,連續20年不振的覆轍?


崔少明

星期六, 6月 26, 2010

Parkinson's Law

"Work expands so as to fill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ts completion."

星期五, 6月 25, 2010

美俄“漢堡會”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一同出外午膳,不過不是吃貴價名菜,而是到快餐店吃漢堡包。兩位總統抵達華盛頓一間地道快餐店,一樣點了芝士漢堡,同時分享薯條。奧巴馬還透過傳譯員提醒梅德韋傑夫小心弄污領帶

當他們進門的時候,裡面的顧客很吃驚,以歡呼來迎接兩位總統,但當他落座後,四周的顧客就像總統不在身邊一樣,各自聊天,品嘗美食。

兩名總統穿著長袖白襯衫,共同來到店點餐口點餐。奧巴馬點了一份芝士漢堡包,裡面包著切達奶酪、洋蔥、生菜、番茄和醃菜,還有一瓶冰紅茶。梅德韋傑夫也點了一份芝士漢堡,裡面有奶酪、洋蔥、辣椒、蘑菇,還有一瓶可口可樂。兩人還共點了一份薯條。

這次“漢堡宴”共4人,除了兩位總統,還有兩名翻譯。兩位總統人手一個漢堡,擠在小桌上相聊甚歡的畫面,將成為經典。

星期二, 6月 15, 2010

Beyond GDP

"We ought to rename GDP so it becomes clearer what it is — Gross Domestic Transactions, the commotion of money in the economy," said Eric Zencey, professor of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studies at Empire State College. "We can make the money go faster, we can make there be more money, but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lead to more improvements in well-being."

So the question is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mprovements in well-being' of oneself"?

Thirty years ago, Bhutan's former King said he valued his people's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far more than he did it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His offhand remark, tied to the nation's Buddhist roots, unwittingly launched an international movement.

A matrix of nine domains and 72 indicators have been crafted, ranging from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ime use," and "living standards."

星期三, 5月 26, 2010

天堂地獄一夜間

同日看到三則娛樂新聞:
※下月是 Beyond主音黃家駒逝世 17週年死忌,最近他的舊愛林楚麒復出樂壇狂接訪問,聲稱梳起不婚。家駒弟家強怒斥:「分手十世,人哋都唔響度,扮未亡人做乜?」
※去年憑《囍帖街》爆紅的謝安琪,收入曾作十級跳,接 job不停。但自失意 TVB加上緋聞令形象插水,近兩個月更 no騷無收入,老本吊命。
※阿嬌因淫照事件,已拍電影上映無期。近日走出陰霾為倉底片宣傳。導演道:「我說得很坦白,當年的她很紅,小方怕她溺水在片場賴死唔走,她好像在天堂,一夜之間就下了地獄。」
──雖是八卦新聞,大家看完掀下頁,不過皆有「天堂地獄」之慨。娛樂圈興衰起跌,往往措手不及,個人身心遭逢變化,外面世界依舊桃紅柳綠日升月落。笑的時候大家哄着鬧着,哭只你一個承受。傳媒報憂不報喜,也令人十分難過。
愛情、金錢、名譽,都是追求目標,人望高處,但必須有心理準備,會忽然失去──失去就失去,一年兩年十多年?已是過期變質的回憶。重新出發另覓新天吧,製造另一些更甜美的回憶,才是當務之急。所有曾經得失的人,加油!

(李碧華)

星期二, 5月 18, 2010

童心世界盃

(陳也)
世界盃在倒數,牛王頭每天都看電視新聞的足球消息,滿腦袋是撈亂曬的國家隊和球隊。外婆歡喜到暈陀陀,讚他波經了得,說他應該去講波。 「是不是要搭飛機去南非?不要啦,我怕搭飛機,耳仔好痛的。」上幾次搭飛機又不見得他喊痛,「我忍住嘛。」揀球衣,他有自己心水,叫婆婆帶他去,「等我睇嚇南韓,墨西哥那些款式嘛。」婆婆說,從沒見過這兩款,他就認真翻開書介紹。我知道他喜歡墨西哥是因為,叫得做阿哥,肯定叻過弟弟。好彩目前為止,他正經八百的沒有問我,哪一隊是弟弟?巴拉圭是不是爸爸?
當看到曼谷亂局時,他問泰國有沒有足球隊。按他的理解,但凡有足球隊的地方,都是好地方。 「除了北韓,北韓政府最衰,美國最憎佢。」他翻炒我早上告訴他的資料,向婆婆灌輸大道理。 「因為個政府不讓人吃飽,餓死很多BB,殺了很多(反抗的)農民。」政治歸政治,球是圓的,「所以,北韓有可能爆冷門唷。」大人笑到碌地, 「不過巴西最犀利,決賽會不會勝利?我怎麼知道啊。」如果巴西輸波,球迷裏頭很多人會傷心痛哭。有一年英格蘭出局,全港粉絲傷心到死……哎喲,阿仔聽得太入神,投入角色,眼泛淚光,我嚇得把話打住,笑他還未開波,便先哭了。 「現在哭了,到七月時,就不用再喊啦嘛。」跌落地抓把沙,這小子懂官腔,假如厭倦了當足球員,轉型從政也搵到兩餐。

星期一, 4月 26, 2010

說抄襲

上海世博被揭發多項抄襲西方和日本的物品,美國記者公開責難,日本網民舉國嘲笑,把愛面子的炎黃子孫,搞得很沒面子。八國聯軍又來欺負我們了,令人憤慨。
中國人是最愛面子的民族,卻時時在世界上丟臉,因為他愛的面子,只限於自己的那一張。偷竊洋人的創意,能賺快錢,地上擺攤的小販賤農,當他在販賣的時候,都是一群沒有姓名的人,他是一個 Nobody的細胞,賺了快錢之後,捲鋪蓋就走,回家鄉蓋房子了,當他自己「衣錦還鄉」,他就是那個叫張紅牛、李二黑的 Somebody的個人面對他的鄉親,這時他就爭盡了面子。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這種人,各自剽竊洋人的發明,又被這個世界發現了,這個國家,就沒有面子。
「國家」有沒有面子,中國人不管。所以英國思想家羅素只來一次中國,就很正確地判斷:這個地方不成為一個有現代意義的「國家」。因此,中國人開口閉口──連同特區政府高官──最喜歡說「國家」這樣,「國家」那樣,了解中國的人,聽了就很難忍不住發笑。
嘴巴上越是「國家」這樣,「國家」那樣,包括口口聲聲「沒有國、哪有家」的演藝人,在心中越把他們的國家當做一堆乾屎橛。
這就解釋了中國人在巴黎 LV店掃貨,一手幾十萬元歐羅,在中國人越自我感覺到有面子的時候,「中國」就變成一件跨國的超級山寨貨,在世界上越來越沒有面子的弔詭現象。
這是一套「中國面子學」,日本人也愛面子,但日本人都先把國家的面子放在前頭,都知道自己不誠實,會連累國家。中國人幾乎把洋人的一切都「山寨」下來;日本人鮮有為自己取英文名字,香港的中環精英,都有約翰、威廉什麼的全是英文名,一聽到,小市民才放心,因為買辦的地位終究高一點。
至於抄襲不抄襲,反倒其次了。今天特區的三大生存支柱:港幣美元七點八聯繫滙率、立法會功能組別、居屋計劃,全部都是從英國人那裏抄襲回來的,也沒有向英女皇每年交一點產權稅。這叫無恥嗎?也不一定的,對不對?
(陶傑)

星期四, 3月 18, 2010

人人時間都一樣

(李碧華)
有朋友擔當部門主管,平日與手下打成一片,一旦出了錯漏,便公私分明地斥責。他最不高興是犯錯者自辯:「我只是準備不足吧,給我多一些時間便OK。」
或者帶點天真:「我還在學習當中,未摸熟,才做得不好。人人都有成長階段啦……」
他說,何以不快快認錯快快辦妥,而是找出大堆「中學生」式藉口?浪費雙方時間。
記得偶在明珠台看過《一拍成名》,關於廣告攝影師如何「脫穎而出」的紀錄。評判具江湖地位也批評苛刻,有攝影師拍不出命題要求,解釋一番:「若給我多一些時間一定做得更好,很多東西在我腦中仍未表達出來。還有,我覺得拍得不錯。」
原來最方便的開脫為「給我時間」,古今中外如是。靈感未到、經驗不足、水準一般、達不到客戶要求……其實兩個字:「平凡」。
在江湖競爭一席位,平凡就是罪過。在群眾中未能出彩,即「芸芸眾生」而已。
─人人時間都一樣,很公平,他不特別寬你也不特別緊,為什麼要「給你多一些」?而最致命的,是不夠班還「自我感覺良好」,太滿了,有空位容納有空間改進嗎?終於出局,面對現實。

星期四, 2月 04, 2010

「怕牠望著我!」

本港闖出一爿天的「米芝蓮」一星級名廚齊道:「接班人難找。」
任何行業接班人都難找。除了新人不願吃苦付不起「捱世界」的代價外,他們對投身一個行業的尊重和珍惜也大不如前。有多少人許願「賺快錢」真可以賺到?結果都是迷迷茫茫沒錢亦無一技傍身,時間又過去,少年在江湖中轉眼已是中坑,漸漸老了,庸碌一生。
這些在飲食業努力拼搏,終於自立門戶擁有一家店號打響名堂的廚師,告訴觀眾有趣又有點氣結的往事:──請了個年輕後生跟他學廚,著他劏雞鴨鵝(當然包括掏內臟清洗),他卻轉過頭去開工,因為「怕牠望著我!」這年輕人也熬不住,半天就不幹了,經不起考驗。別說栽培接班人了,連助手也當不上。
聽了這話,倒有點同情。年輕人哪有屠宰經驗?他們都是吃快餐長大的:雞塊、魚柳、火腿、午餐肉、漢堡、即食麪、魚蛋……亦領略不到香鮮可口淡味真意,均浮躁煎炸物。會吃的人強調劏隻生猛活雞,比那些冰鮮雞美味十倍,但沒嚐過怎會明白。他說「怕牠望著我!」時,其實心底有恐怖感。若深閨宅男,見得世面少,盡量不要煩,受不了大眼瞪小眼。師傅教他「八珍」,他一珍也不要學。

(李碧華)

星期五, 1月 22, 2010

為什麼不能這麼說呢?

香港的語文教育很差,教師語言乏味,學生也就很難掌握語言趣味。
這天跟幾個小朋友談到這一點,我說:「如果我說孫中山像猴子,你們是不是感到侮辱了『國父』?」
他們點頭稱是,其中有個有點慧根的笑嘻嘻說:「即使我們不覺得這樣算侮辱,但我們的老師一定覺得不可以這麼說。」
我說:「好了,換一個方式,我如果說孫中山是孫猴子,這樣你們又覺得怎樣呢?」
「你說的孫猴子,是不是孫悟空?」這個小朋友簡直是異數,竟然看過《西遊記》。
「對呀,說孫中山是孫猴子,就是說他是孫悟空,孫悟空大鬧天宮,把封建制度打得亂七八糟,這不就像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了清朝一樣?」
「對呀!」小朋友們興奮了起來,「我們還是第一次聽人這麼說孫中山。」
我說:「那麼,我現在說孫中山像猴子,你們還覺得是在侮辱國父嗎?」
他們的意見分成了兩派,一派是給我的信口開河折服了,認為把孫中山和孫悟空拉扯在一起,真是太恰當了,並且,大家都姓孫嘛!
還有一派,依然有顧慮,他們不是顧慮孫中山的名節,而是顧慮老師的看法,他們認為,老師是絕對不准他們講孫中山是猴子的。
「如果這樣的話,」我繼續教壞細路:「你就乾脆跟老師說,老師你也是猴子,我也是猴子,根據進化論,我們都是猴子變的。既然我們本來都是猴子,那麼我們國家的『父親』,當然也是猴子啦!」
小朋友們開心得要命,如發現了新大陸。我想,如果我是他們的老師的話,他們會更開心。

(李純恩)

地球人

同行的兒子小丁,念直資中學。
聽聞直資學校裏,部分學生花錢十分驚人。外甥曾告訴我一宗真實個案,話說三個同學外出吃午飯,竟電召計程車。你或會說,三人平分車資不一定很貴;可是他們是叫三輛計程車,然後比賽誰最快到達目的地。
小丁家教甚佳,生活儉樸,每有餘錢,寧願捐給教會幫助有需要的人。
小丁說,他的同學中,有些很過分。有一年,他們去中國大陸遊學;某夜,一個同學想吃杯 麪,另一個同學帶了兩個,但不肯分給他。想吃 麪的同學說:「你開價吧!」
一輪討價還價,一個杯 麪最終以港幣五百元成交!
如果給父母知道了,買方家長會否認為孩子較豪氣?賣方家長會否稱讚孩子有商業頭腦?
小丁和我一同搖頭嘆息。我對他說:「你是九十後,我是六十後,但我們的觀念很一致啊!」
小丁同意。
我忽然想起一個問題,便隨口問:「其實杯 麪一般賣多少錢?」
小丁的眼睛張得不能再大,道:「雖然我們沒有代溝,但你連杯 麪的價錢也不知道!區叔叔,你究竟是不是地球人?」
(區樂民)

星期六, 1月 16, 2010

蘋果日報 - 20100116 - 「忌神化用」紅線女

忌神化用」紅線女

港台的阿郎哥倪秉郎問我,訪問女姐後對她有什麼感想?一個多小時的訪問中,我對女姐的一生慢慢形成一個印象,這個印象又化成一個畫面:我看見一個滑浪的人,在駭人巨浪中時而跌入浪谷,時而滑上浪尖,但無論命運再翻手雲覆手雨,這個滑浪人總能夠把浪當馬騎,即使跌入浪谷,也不讓自己沒頂。這種形容頗感性。就像一切在藝術領域有成就的人一樣,女姐也是位非常感性的人,但騎浪人如果只知感性成就不了大事,女姐同時也是一位十分冷靜的人。做演藝行業已經很不容易,運氣與待遇早上還在地獄,到了晚上可能已經上達天庭,一生中跌盪升沉不知多少次,還要面對觀眾的評論,最難過關的,是要面對自己。女姐是位演藝人,還要生活在連串政治風暴中,她這位騎浪人如果腦中少了兩分清明,一定遭沒頂。易經卦學中有一種命運現象叫「忌神化用」,忌神者,不利自己的客觀因素也,化用者,把不利因素化為利己因素也。縱觀女姐一生遭遇,雖然大紅大紫,但從出生環境到文革中被禁止踏上舞台十三年,遇到的全都是「忌神」,而每一次面對逆境,女姐總能將「忌神化用」,有時是遇到貴人,有時是通過自己的堅持。「努力唱粵劇」,這五個字是女姐一生的寫照,是支撐女姐騎在藝術與命運浪尖的大明咒,大神咒。女姐沒有宗教信仰,粵劇是她的神殿,她是神殿中其中一位女神

嚴浩